1.
人的知识不是在高中大学学到的,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。除了少数科学上的天才人物突然顿悟产生出科学定理之外,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是靠着不断积累完成的,最后的结果之所以有天壤之别,是由于大部分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放弃了继续学习。
2.
同样是面对困难,有人是受苦,有人是自苦;受苦是被动的,自苦是主动的,结果大不相同。站在人类思想最高峰的人们,无一例外,全是自苦。
3.
读书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,因为读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但不读书即使已经获得些许成功也不过是个土财主罢了。
4.
有势力的人如同山峦,有知识的人如同星斗,被人称之为泰斗就意味着他具备世俗力量和真知灼见。
5.
人的觉悟或是认识过程,有渐悟和顿悟之说,渐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顿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,人生不是简单的爬坡,不是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站到最高点。人生更像是爬山,不懈努力固然能站得高些,但山的最高处是没有路的,只有峭壁,是一种能阻挡多数人的台阶,所以多数人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无法取得进步了。悟性也是这样的一种状况,对人来讲,也有渐悟与顿悟之区别,渐悟是一个爬坡过程,顿悟则是台阶似的进步,顿悟很重要,需要机缘和天赋,无法成为普遍适用的方法。
6.
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有着天壤之别。那些强迫孩子学习的家长是好心办了坏事,学习不怕晚,怕的是强迫,因为一旦强迫消失,孩子们多数就放弃了学习。
7.
一些孩子学习目的是为家长,原因就是孩子直接的观感就是屁股后面站着督战队般的家长,其实这是最糟糕的,好一点的是为了自己,这一层次就叫懂事了,更好的则是为了较大的群体,这一层就是明理了,较为高尚的目的是值得赞赏的,就已经达到英才一级了。
8.
人生众多碌碌者,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无作文胆,磨剑无破敌胆。胆,是欲望,也是目标方向。
9.
夸赞孩子和溺爱完全是两回事儿,赞扬孩子是把孩子视作一个未来不可限量的人来尊重,只是现在还很弱小,需要鼓励方能长大,溺爱则是不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而是玩物,是弱智。赞许和溺爱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。
10.
眼睛向下的是那些心存慈悲的人们,他们是即使自己不富裕,但依然会施舍一点食物的人,他们是精神富翁。
11.
是否考虑中下层大多数人的利益,则是衡量知识分子永久的标杆,一心一意只为上层利益出谋划策的人不是知识分子,只是识字的奴才而已。
12.
在压迫下如果温顺示弱,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,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,才能保护自己。
13.
古往今来的多数造反者的目的不是消除不平等,而是自己占据高位,来享受不平等,追求平等则成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。
14.
毛泽东最不同于中国其他领袖的地方是,他是中国近代领袖中唯一真正在土地上劳作过的人。
15.
挫折使得大部分人变得平庸,科学家做过实验,无法跨越的障碍和伤害使得凶猛的动物变得温顺不复血性,避免过早的挫折是人生保持上进心的关键。所以,挫折不能让人成长,战胜挫折才能让人成长。
——摘自《为什么是毛泽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