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无论身居庙堂之高,还是地处江湖之远,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,不要以为别人心中你的位置会很高,你认为对你的心心念念,别人早已对你过眼云烟。
2.人无完人,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,你有你的短板,我有我的弱点,如果要真正了解自己,就必须对自己的短板、弱点心知肚明,“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唯有承认不足,方能不断成长。
3.无利不起早,无利不相交。人与人交往,大多时候,都是利益交织,才能聚在一起,如果某个时候利益没有了,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逐渐淡漠,变成熟悉的陌生人。
4.无论是陌生人,还是熟悉人,都要随时留个心眼,不要认为自己掏心掏肺,别人也会跟你推心置腹,说不准,在别人眼里,你的真心赤诚,却是别人的一文不值。
5.举手之劳、轻而易举,都不是一定要给别人帮忙的理由,有时候,随手帮忙是一种情分,不帮则是一种本分,要学会有同理心,切勿把别人随手之间帮你做的事,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。
6.虚伪的朋友,往往每天戴着面具,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。表面上跟你亲密无间,亲如兄弟,在背后却不断算计、伤害你,甚至在某个关键利益点争夺时,不惜背刺你。虚伪的朋友,一定比诚实的敌人还更可怕。
7.人的一生,一帆风顺、万事亨通,只是一种愿望,更多时候,坎坷曲折、艰难困苦、事不如意,俯拾皆是。但人生没有过不去坎,只有过不去的人。最困难之时,也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。敢于面对,才能成就自己。
8.很多时候,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,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与肯定,希望得到对方唱赞歌,实际上,指指点点的却不乏其人。另一方面,某些人过得一塌糊涂,但唱赞歌的却比比皆是。所以,不要在别人的眼里找快乐,更没必要在他人的嘴里找尊严。
9.人在思考时,要象以为智者,透过现象看本质,思考由浅入深,有广度,更要有深度。但讲话时,一定要如一位普通人,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,有亲和力、更应有包容心。
10.对陌生人的发迹,很多人会看好与赞赏,但对身边人的更进一步,却感到无法容忍,不在于是对陌生人的好感,而是距离产生美感,对他的不熟悉,以及缺乏竞争感,而身边人大多是同一层次,既有利益冲突,也有竞争关系,更多时候,是因为太熟悉对方的不足与缺点,从而产生轻视。比如中部某省,长期以来,外地来的、京城空降的官员,往往比本地提拔的官员发展得更好,更顺利。
11.“一俊遮百丑”。每一个人都会有认知的偏见、狭窄与便捷,对一个人的印象,往往来自于首次见面,如果第一次见面,就对他特有好感,觉得这个人有素养,有内涵,懂礼貌,爱屋及乌,其他方面,他也会觉得对方很好。但当一个人认为某个人不好时,一定也会全盘否定,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”,认为其他方面也完全不好。
12.说谎者通常知道自己所说的都是欺骗而非真实,却坚持传播、故意编造以达到个人私利或规避某种责任,而誓言,则是人的一种郑重承诺,表达了说话者的决心与责任感。谎言迟早会被揭穿,誓言也未必就能够完全实现。谎言与誓言的明显区别,一个是把听的当真了,一个是把说的当真了。
13. “人生哪能多如意,万事只求半称心。”人的一生,不如意者十有八九,看不惯的人,看不惯的事,俯拾皆是,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人生如杯中茶,一沉一浮,人生也如手里茶,既要拿得起,也要放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