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跳闸是什么原因(线路为什么总是跳闸?)

时间:2025-03-30 10:16:33

“线路跳闸”是电工日常维修过程中,常见故障现象。通常遇到此故障时,我们首选方式为合闸恢复供电。送电不成功后再进行故障排查。

那么,线路为什么总跳闸,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跳闸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解析,希望为你在日常电工维修过程中提供参考与帮助!

断路器与漏电保护器

一、为什么会跳闸?

引起线路跳闸无外乎这三种原因:

原因一:为断路器故障,指由断路器本身引起、选型容量不够或线路虚接过热,导致断路器烧毁引起跳闸。

原因二:线路或用电设备短路跳闸,指供电线路或用电设备,电源的零线与火线搭接,引起线路短路,而带来的电路跳闸故障。

线路短路

原因三:线路或用电设备漏电跳闸,指供电线路或用电设备,零线与火线,任意端导致对地连接,所引起保护跳闸。

二、如何判断是短路跳闸还是接地跳闸?

在处理跳闸维修故障时,我们需对跳闸原因进行判断与分析,进而快速排除故障。除断路器本身故障外,跳闸无外乎短路和接地两种类型。通过以下方法即可准确识别,是短路跳闸还是接地跳闸?

线路检修

判定方法一:普通断路器均具备短路跳闸保护,而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。若断路器未配置漏电保护而引起跳闸,大概率为短路引起。因此,通过控制开关可初步进行判定。

判定方法二:断掉负载侧所有用电设备,将断路器下口零线摘除,进行合闸测试。若零线带火,说明零线与火线短路导致跳闸。

判定方法三:跳闸重新合闸后, 当时不跳,出现延迟跳闸现象,大概率说明为接地引起的跳闸故障。

上述三种排除方法,初步判定后均应使用万用表或兆欧表进行遥测诊断,以便更好的排除故障。

模拟测试

三、短路跳闸和漏电接地跳闸,有哪些不同?

短路跳闸:为电源线因故障引起短接,交流电路为零、火短路,直流电则正、负极短路。

出现此故障时,短路故意点容易识别查找。线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下,直接短路一般因外界环境所致。

接地跳闸:通常为线路或设备绝缘老化,引起直接或间接接地而导致。在故障发生时,接地电阻逐渐衰减,随着保护绝缘老化而加剧。

在故障初期,一般为间歇性跳闸。随着时间增加,慢慢变为直接接地跳闸。因此而产生累加漏电电流的概念。

无论接地跳闸还是短路跳闸,日常维修时均应识别出故障根源,避免重复故障,引起安全用电困扰!

相关推荐